欲寄彩笺兼尺素:中国古代套色版画特展
本次“册府千华·南雍撷珍”中包含一个特展,即中国古代套色版画特展。在中国古版画研究会(筹)的大力支持下,研究会诸多成员纷纷拿出自己多年珍藏的古籍插图版画,特别是明代以来出现的彩色套印版画,助力南大的古籍大展。
明万历三十三年(1605)刻《程氏墨苑》
这批套色版画多达七十余种,种类之多,规模之大,海内外罕见。这些彩色版画图籍代表了中国传统水印技艺和古人的审美情趣,尽显中国雕版印刷的高光时刻。
明天启七年(1627)刻《十竹斋画谱》
中国传统雕版印刷技术始于唐,兴于宋,历经元明清,迄今约有1300多年的历史,开创了人类复印技术之先河,极大地推动了文明的进程,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。从现存实物来看,早在公元9世纪,中国就有绘刻精美的木刻版画作品——唐咸通九年(868)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扉画。
明崇祯五年(1632)刻《古本演义三国志》
伴随造纸、制墨技术的成熟,雕版印刷技术不断改进,人们在复制文字和图像的同时,更追求纸、墨、印三者间完美的融合,从而催生出彩色印刷技术,并将其应用在版画制作中,使之成为一种独创的艺术形式。
日本铜印本《文美斋笺谱》
木版彩色印刷术按照刷印版数和技法,主要分为五种:一、单版多色一次刷印;二、单版多色多次刷印;三、多版多色多次套印;四、饾版多色逐次套印;五、饾版拱花。现存最早的彩色刊印实物为元至正元年(1341)中兴路资福寺所刊《金刚经注》,但这种技术直到明万历时期才逐渐成熟并广泛使用,且由单版多色刷印向多版多色套印转变。
清康熙刻《芥子园画传三集》
制作彩印版画需要在出版者的策划下,集绘工、刻工、印工等多人组成的团队来合作完成,是一种集体性质的艺术创作。为了使版画无限接近绘本,需要所有工匠充分理解原画,刻印间呈现画家笔意,刷印时领悟色彩变幻。
清雍正至嘉庆间制《角花笺》
木刻雕版压印在宣纸上所产生的彩墨晕染效果,线条纹理清晰,色彩浓淡均匀,姿态万千,产生超脱原作的清新之感,是绘画所无法达到的意境,从而形成了不同于绘画的传播方式和艺术语言,有着专属的制作技法和审美传统,对日本浮世绘版画、欧洲绘画艺术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。
清嘉庆刻《十竹斋书画谱》
明代彩色版画图籍留存至今者,早已是凤毛麟角。本次展览集合自明万历至20世纪80年代期间70余种彩色版画图籍,时间跨度近400年,尺幅间尽显传统印刷技艺之魅力。中国版画的再创作从未停止,把这些文彩绚烂、雅趣盎然的图籍当作资源来利用,一定是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。
END
展览将于下周一正式开幕!更多资讯请扫码关注下方公众号↓↓
审核:史梅
内容:及章伟、杨括
编辑:陈腾
南京大学博物馆